进步。放在计划经济时代,村民跑到工厂里干活就是擅自脱离农业生产劳动,不务正业,必须要受到生产队长的批评处分。在人们眼里,陈文强就是毛孔里滴着肮脏的血的万恶资本家,必须要接受社会主义的批判和改造。柳青就是广阳公司的资本家“买办”,是鲁迅笔下的“资本主义乏走狗”,要接受人们的口诛笔伐。
王旭也有些感慨,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计划经济不改变,就不可能有今天活跃的市场。县铸造厂不破产,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开发区主任马平阳和雅娟超市的王娟;县食品加工厂不破产,也许就不会有今天“从头再来”的典型梁致胜和“买办”副经理柳青;计划经济时代把人固定在一个岗位上,没有公开招考机会,姐夫也许还是龙虎乡中学的冯老师,就不会有今天的公安局副局长冯刚。
社会在变革,我们的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实践要推动理论创新,理论也会指导新的实践活动。如果我们用今天的理论去评价昨天,看到更多的可能是愚昧和迂腐。用昨天的理论来评价今天,可以发现我们身边充满了不公和罪恶。
而每当早上醒来,看到温暖的阳光,我们都应该感恩,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理论和实践都飞速变革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