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的老师自报家门,先道了三声恭喜。
“您是江城一中,苏夏同学的妈妈对吧?”
苏小娟刚到公司不久,闻声紧张到从转椅上站起,屏息轻声,“我是,您说。”
平常在下属面前再说一不二,在女儿的未来面前,她也只是个普通的母亲。
近几年艺术团重点发展民乐,留给弦乐生的名额连年缩水。
正月里的考试结束,苏小娟被拉入了几百人的艺术团考生家长大群,群内禁言,所有家长的备注整齐划一,清一色的乐器种类加姓名。
几个同为大提琴的考生妈妈私下里加过她,小孩多半是一路在央音念附小附中的正经琴童,师出名门。
决定命运的岔路口面前,有的人艺考失利,有的人野心勃勃,志不在职业乐手道路,想用扎实的乐器基本功撬开顶尖院校的大门。
剩下的孩子,不乏本身一模成绩就在全市前一百的尖子,像苏夏这样两边都不沾的纯特长生,反而是少数。
知道今年加分格外苛刻之后,家长们三天两头互相通气,打探对方孩子有无接到清大通知。
江城离京市十万八千里。
苏小娟不像群里某些妈妈一样,有内部的熟人和情报网。
一开始还偶尔在群里冒个泡,潜心请教几个问题,后面越看越紧张,慢慢就成了纯潜水,偶尔才刷刷消息——
谁都知道,艺术团今年只要一个大提琴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