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老带着老人们在故事馆里举行“封箱仪式”。他们用红绸把故事箱包裹起来,红绸上绣着兰草的图案,寓意着生机与希望。老人们在箱前摆放了用兰草籽和糯米做的糕点,还有用雪水冲泡的兰草茶,以此来祭祀时光,感恩过去一年的故事。“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秦老点燃一炷香,香烟袅袅上升,“封箱是为了留住故事的根,等春天再让它们发芽。”
罗森骑着三轮车赶来,带来了“故事邮局”的最后一批信件。这些信件来自世界各地,有读者对青峰山故事的回应,也有他们自己的故事分享。罗森把信件整齐地放进故事箱,信件上的邮戳和邮票像时光的印记,见证着故事的传递。“这些信是故事的延续,”罗森笑着说,“它们会在箱子里沉睡,等春天醒来,继续讲述新的篇章。”
傍晚,南疆考古老人带着队学生来给故事箱做“密封性检测”。仪器显示,故事箱的密封性极佳,能很好地保存里面的故事。“这是时光的保险柜,”老人满意地看着检测结果,“故事在里面,就像在历史的保险箱里,不会被岁月侵蚀。”学生们围绕着故事箱,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的庄重,画面里红绸包裹的故事箱在灯光下闪耀着神秘的光芒。
意大利纪录片导演的团队发来视频,他们在巴黎的工作室里也制作了一个类似的故事箱,箱子里装满了与青峰山故事相关的物品,有纪录片的海报、观众的留言,还有从塞纳河畔采集的兰草标本。法国的孩子们围坐在故事箱旁,期待着与青峰山的故事再次相遇。
暮色里,夏听听站在故事箱前,看着红绸上的兰草图案在灯光下摇曳,仿佛看到了来年春天兰草发芽的景象。她突然想起五年前那个迷茫的大寒,自己曾在故事馆里为未来担忧,那时的她不会知道,有一天这个地方会成为故事的汇聚地,装满了无数人的回忆与期待。
时光故事馆的灯亮到很晚,张姐端来用兰草籽和蜜饯做的汤圆,汤圆在碗里滚动,像一个个包裹着甜蜜的故事。“尝尝大寒的甜,”她笑着说,“里面有冬的寒,籽的香,还有故事带来的暖。”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