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样的路数,显然与李解讲话中所强调的“突破以往模式”背道而驰了。
王运鹏未置可否,而是紧接着问:“郑方圆,你觉得呢?”
注意,王运鹏问的是“你觉得呢?”也就是让郑方圆对孔绍钧的观点发表意见。这明显是不在乎郑方圆个人有没有看法,而是赞不赞同。赞同的话,就按孔绍钧的方案报上去了。
到这就有疑惑了,为什么身为李解的秘书,王运鹏却没有真正按照领导的意思办?是他能力不够,领悟不出来吗?当然不是。
我们分析一个人的行为,要从他的利益出发。
秘书不是领导的分身,而是一个独立的人。既然是独立的人,就会有自己的利益考量。
对王运鹏来说,他目前要做的,恰恰不是创新,而是稳妥。
专班已经建立,无论是否创新,最后都是成功。只要成功,他就能获得功劳,从而得到进一步重用。有可能是本机关提拔副处级,有可能是下放区县任职。
而如果真去创新,没搞出事情倒好,可一旦搞出了纰漏,造成了负面影响,那他的提拔就可就泡汤了。
所以,他宁愿选择性忽略领导的意图。即便李解看到这个方案皱眉摇头,他也可以解释一句:“我们组几个人都想不出什么新办法……”
那么,李解最多会觉得他创新能力弱了点,但不会否认他的全部。然后要么就此作罢,要么手把手做出一些指示引导。而有了指示引导,对王运鹏来说,责任就被顶住了,落不到他头上。
再说了,方案要得这么急,王运鹏不可能什么准备都没有。兴许早就加班加点起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