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一声,连接着雷达处理器的第一根数据线被他干脆地剪断。这个动作,比任何语言都有用。雷达组的人不再犹豫,纷纷拿起工具。
实验室瞬间变成了一个繁忙的工地。拆卸、布线、焊接。金属工具的碰撞声,剥线钳的轻响,焊台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没有人说话,只有动作。
“屏蔽网不够了!”一个飞控组的老师傅喊道。
“用备用的。把那卷军标7号拿过来。”老李头也不抬地指挥。
“老李,这个接口的滤波器型号不对,插不进去。”
“我看看。”老李走过去,只看了一眼,“孔径小了。硬来会损坏插针。小王,去工具室拿微型锉刀,手工扩孔,注意精度。”
沈青云默默地看着,听着。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工艺问题,是他在学校里、在设计文档上从未注意过的细节。他过去的设计,就像空中楼阁,漂浮在完美的理论参数上,而老李和他的团队,才是那个一砖一瓦把楼阁建成实体的人。他们知道每一颗螺丝的扭矩,每一根线缆的弯曲半径。
“处理器机柜怎么办?定制一个最快也要一周。”沈青云的副手,一个叫张扬的年轻人,凑到他身边,脸上全是焦虑。
这是最大的难题。没有屏蔽机柜,把处理器移出去也只是换个地方制造干扰。
“不能等。”沈青云否决了,“把旧机柜拆了,用屏蔽材料自己糊一个。”
“自己糊?”张扬以为自己听错了,“那能行吗?屏蔽效能根本没法保证!”
“我来设计屏蔽层和接地。你带人去材料库,把所有能用的铜箔、吸波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