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不上细究,还是先背完再说吧。
“《伤寒论》第九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伤寒论》第一百九十三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伤寒论》第二百七十二条: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伤寒论》第二百七十五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伤寒论》第二百九一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伤寒论》第三百二十八条: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李渔这才微微颔首:“密钥你现在已经拿到了。”
听到这话,张景方才猛然反应过来。
原来李渔所说的解密《伤寒论》的钥匙,竟是一直都不被重视的六病欲解时。
“李老师,您的意思是不是说,三阳病欲解,必待气血旺盛于三阳,而邪气易退;三阴病欲解,则必待气血旺盛于三阴,而正气自复?”张景想了想,问道。
“没错。一天之中,一身气血随昼夜阴阳的变化而变化出入。白天,气血充盈于三阳,三阳者,六腑所主;夜晚,气血充盈于三阴,三阴者,五脏所主。”
张景捋了捋思路,然后说道:“所以用三阴三阳体系,来描述一天的昼夜变化。应该是巳午未时对应太阳,申酉戌时对应阳明,寅卯辰时对应少阳,亥子丑时对应太阴,子丑寅时对应少阴,丑寅卯时对应厥阴。也就是说,三阳和太阴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昼夜,而少阴和厥阴与太阴和少阳均有重合。表明厥阴和少阴均从太阴发出,而后由阴出阳?”
“完全正确!所以太阴又称之为至阴,为三阴之始。小张,你不妨再延伸一下,一年四季又该如何对应三阴三阳呢?”
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个月,这个并不难,张景没多想就答到:“春三月对应少阳;夏三月对应太阳;秋三月对应阳明;冬三月对应太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