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且当地地形复杂,有平原、山地等,恐怕需要差遣官员去因地制宜进行改建。”
\n
“另需疏通河道,建运输之路,方能使得西域与大清连通更为密切。”
\n
胤禔声道:“西域那边有大片荒地无人问津,荒原百里内鲜少能够找人家,既是有部落在那儿游荡,也是以族群、部族游牧为主。”
\n
于是,又牵扯了要迁徙附近百姓,鼓励人口去西域。
\n
对此,农业部有较多疑惑询问胤禔。
\n
“不知西域当地农作物种类几何?耕地面积约有多少亩?”
\n
共同打仗去西域的文官亦有不少,李天馥上一步答道:“西域农作物稀少,耕地不足关内十之一二,噶尔丹为了与大清打仗,曾下令开垦荒地屯田种植,但其种植规模,又碍于噶尔丹不善经营,以至于大片荒地仍荒废。”
\n
“作物种类亦不多。大部是以麦、豌豆、稻等,如玉米等作物尤其适合在当地干旱之处种植,若能将玉米等各类种植引入西域,解当地百姓温饱之忧。除此以外,还有芝麻、菜籽、胡麻种植之推广,皆适合在当地推广(1)。”李天馥辅佐康熙处理政务多时,畅畅而谈。
\n
财政部道:“若要西域恢复民生,离不开通商之策。”
\n
唯有促使更多人往西域建设,鼓励内地商贩往西边行商才能使得西域经济恢复。经济上的交流,是促使西域当地人融入大清的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