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四河村这两天正在排水晒田,再过一礼拜就能收割了。
上工挣工分的大家伙们忙着给田里做着最后的除草,而不算工分的人们,这会儿也会拎着篓背着筐来田边寻摸寻摸,就连林玉兰这种家里孩子太小实在走不开的,也派了三妮四妮来捞点回去。
更别说林家干活主力军——梁老太太了。
梁生娣前两天一直在家里搞编织,有镂空的长竹篓,大头小尾的黄鳝笼,有用稻草和竹丝结合起来十分严实的小背篓,鱼篓、捕鱼神器、箢箕……一堆。
沈春花都看呆了,“妈,你之前要抓鱼的时候不就做过几个嘛?怎么还要做那么多?用的过来吗?”
“你懂什么!”梁生娣在这一道上已经开始蔑视起儿媳妇了,“田里和河里不一样,抓什么用什么。再说了,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用。”
梁老太太上山下河小分队可是还有3个未成年成员的。林书超干不了别的,也就帮忙拎拎东西。但还有俩大一点的啊!
到农忙的时候,村小下午会早点放学,本来是四点半,11月一整个月都会提前到3点。
林淑英和林书赶一放学连书包都不回家放一下,先去田里再说。跟着他们奶奶,往田里折腾。
一般在插秧后的一礼拜左右,大家会往稻田里扔些小鱼苗进去,河里摸到什么小的就往里面扔什么。
等水稻成熟的时候,既可获得水产品,又可利用这些鱼啊蟹啊的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让水稻生长得更好,甚至能增加一成左右的产量。
水里养了生物,还会吸引其他生物,时间一长,物产就有点丰富了。从古至今都是这么干的,这都是这片土地千百年来的智慧。
平时就经常会有人摸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