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给泡着了。
沈春花浸了整整70斤的大米,还有20斤小米,都在一个大缸里。
泡好的米,筛干净,去糠衣,淘洗几遍,沥干水分再碾成粉。
这一步得拉着林国庆和梁生娣一起,因为现在村里还没有碾粉的机器,只能纯手工。太费力气和时间了,光过筛就得反复好几次,但也只有这样,做出来的年糕才会白净细腻。
黏碎了的米粉再一起送到村里的糕场,排队依次上蒸笼,沈春花家90斤米粉分成了整整三个大木桶倒。
糕场工具齐全,抬上大灶蒸之前会蒸桶底部铺上一层布和锥形网架,防止黏锅底。
他们家的蒸桶刚上去,就有人在烟雾缭绕中喊林国庆了,
国庆!出来搡年糕了!
来了!
——————————————————
搡=捶=打,方言
突然想吃正宗搡出来的年糕了(ノДt)
青菜肉丝炒年糕、烤菜年糕、年糕泡饭、豆腐年糕、梭子蟹炒年糕……?(o﹃o?)
【第114章第114章打年糕】
蒸好的米粉叫做年糕花,糕花是可以直接吃的,很烫,但很软很香,小孩们最喜欢偷偷揪一小撮,然后塞进嘴里。再被自家大人骂两句,听别家大人帮忙劝架免得挨揍,最后笑嘻嘻的跑开。
一桶糕花一个石臼,扯开垫在底下的布和锥形网架,就可以用沾了水的木槌拼命捶打了,边上还会有一个人坐在边上规律的沾水伸手翻动一下石臼里的年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