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苏壹在原身的记忆里得知,若是出远门,比如去其他府城或者更远的地方,除去腰牌之外,还得需要去官府办路引。
衙差接过腰牌,看了看问:“叫什么?你背上的是谁?今天为什么进城?”
苏壹大方利落的回答,“回官爷,草民苏壹,是大槐树镇沈家村人士,背上的是我弟弟,他发热了,我带他进城去医馆瞧大夫。”
官差见苏壹说的身份信息和腰牌上记录的一致,又看了看趴在他背上的小孩,直接放行。
一入城门,就是一条倒t形的三叉街,正对面是一条长长的街道,两边是各种铺子和小摊,街道上人来人往。
苏壹先是脚步顿了顿,然后牵着驴车大踏步的走向长街。
他从原身的记忆里找到平县最大的医馆,回春堂。
回春堂的坐堂大夫不仅医术高超,据说对治疗小儿疾病很有一套,而且回春堂在周边几个县城都有分馆。
苏壹把驴拴在医馆门口的拴马桩上,抱着小团子走了进去。
这个时间医馆人不多,苏壹把小团子给头发花白的大夫一看,大夫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
“孩子都烧成这个样子,怎么现在才来瞧病!都快烧坏了。”
苏壹心中一紧,“我身上带钱来了,请大夫给我弟弟瞧一瞧吧。”
李大夫皱着眉,摸了一把病人的额头,没有理会苏壹,而是转头看向另一头切药材的伙计。
“三福,去打盆热水,再把我的银针拿来。”
“好嘞师父,我这就去。”
李大夫说完一把抱起昏睡的沈从仪走进里面的屋子,苏壹在后面紧紧跟着。
这医馆不愧是整个平县最好的医馆,大夫手法娴熟的施针,一旁的小伙计也配合的很熟练。
施完针之后,大夫开始给孩童把脉,然后苏壹就看见大夫眉心皱的越来越明显。
过了好大一会儿,大夫转头看向苏壹。
“这孩子内里亏空的厉害,应当是早些年伤了身子所致。如今他气短、自汗、畏寒、面容发白、舌根部浅淡毫无血色,气虚血亏。”最后大夫又道:“这孩子后天不足得精心养着。”
苏壹心中一紧,“气虚血亏是不是得吃人参养?”
大夫讶异的看了一眼苏壹,“能吃人参养着自然是最好,不过孩子年幼,容易虚不补受,我建议是拿人参来配成药丸吃,这样药性温和些,但需要长期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