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郭里正开口道:“你别看小壹年纪不大,他可是会做木工活的?”
苏壹腼腆的笑了笑。
郭守义震惊的看向苏壹,“没想到小壹你竟然得了沈二叔的真传啊。”
苏壹默默鼻尖,“我只是略会一点,还得多练。”
“那是。”郭里正点头,“手艺活就是这样,多练才能不生手,木工活做的越多,手艺就越好。”
把田租出去,又打听到了哪里有老松木,苏壹高高兴兴的牵着沈从仪的手回家。
“仪哥儿,咱们晚上喝骨头汤好不好。”
苏壹今天回来的时候还买了些大猪骨,豆腐脑的卤汁正好用完了,今天晚上多熬些高汤,自己和仪哥儿一人喝上一碗,剩下的都熬成卤汁。
仪哥儿点头,“好。”
此时已经傍晚,微风吹拂脸颊,乡村的泥土小路坑坑洼洼,偶尔还能听见几声狗叫,天空中的夕阳好似火烧般呈现一片红色,飞鸟从天空快速划过一眨眼便消失不见。
沈从仪听着身旁的苏壹说话,突然感觉今天的夕阳十分漂亮。
这种漂亮是沈从仪以往从未留意过,今后再也忘不掉的。
【作者有话说】
作者查了一下资料,最后还是决定用一石=120斤。
古代一亩良田能产两石粮食就算高产了,虽然各个时期亩的大小不同,但明清时期亩的大小和现在社会亩的大小,差距不会太大。
换算一下明清时期一亩地通常产粮240斤。如今咱们国家的小麦,一亩地产1200斤简直轻轻松松。
看着古代生产力竟然低下,作者非常感谢自己生活在现代,感谢国家,感谢社会,感谢科技,感谢广大劳动人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