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赚的就是差价。”
郭家大儿子郭文英奇怪的道:“粮食保存不容易,而且每斤上就差一两文,能赚几个铜板。”
一旁的银宝开口,“大伯,如果一斤上差两文,那上百斤,上千斤,甚至上万斤呢。”
此话一出,不仅是郭文英愣了,郭家其他人也愣了。
老二郭文忠反应过来之后,倒吸一口凉气,“嘶,别说上万斤,就是上千斤也能赚好多钱。”
苏壹又加了一把火,“郭叔,我知道怎么保存粮食,郭四叔那边有布政司衙门的人脉能准确知道粮食的波动价格。我出技术,四叔那边出人脉,您这边出力。咱们一块建粮行,您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简直好的不能再好了,若是粮行真的能成功,那可是在村里就能把钱赚了。
一旁的丰婶子激动的都要蹦起来,郭文忠和郭文英两兄弟,也开始激动的搓手。
郭文忠道:“真别说,这还真是个不错的买卖。每年义仓不收粮食之后,咱们就只能把粮食买给粮行和粮铺,镇上还好些,平安城的粮行个个压价特别狠。”
尤其是那些在粮行做工的伙计,一个个拽的二五八万似的,明明铺子也不是他们家开的,偏偏比谁都像铺子的主人。
自己拿粮卖钱,还要看他们的脸色,还要被他们压价,想想就觉得生气。
郭里正明显心动了,但他也清楚要一块做生意可不是件容易事。
自从他开始管族里的文墨生意,就知道做生意里面的弯弯道道多着呢。
“分成怎么算?”郭里正抛出关键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