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只能二选一,你想好,一旦选了就不能再反悔了!”
宋明瑜毫不犹豫:“我选分房。”
吴书记刚要松口气,宋明瑜又说道:“但是我有要求——我只要针织胡同1号,临街的那套房,我要用它破墙开店,厂里必须给我办经营许可!”
在爱人匪夷所思的目光中,吴书记咬牙:“行!你和厂里写一份协议,自愿放弃职位顶替,我就帮你去和房管科说!”
……
宋明瑜从吴家出来,木门刚在面前关上,里头就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她顿了顿,径直往楼下走,像是对那里头为什么吵架一无所知。
刚还吃瓜吃得起劲的邻居们看着宋明瑜背影,面面相觑:“……明瑜这姑娘,变化也太大了,以前那么文静内向的小姑娘,现在变成个泼辣的刺儿头了。”
人群中也有人叹息:“有什么办法,没了爹妈,她要是不把宋家门楣撑起来,谁来为她们姐弟俩撑腰呢?”
这些唏嘘纷纷散散地落入宋明瑜耳中,身处漩涡中心,她却神色平静,直到走到家属楼门口看见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她这才幽幽地叹了口气。
八十年代,和她想象中差别还真大。
宋明瑜穿越过来才知道,这年头虽然讲什么八小时工作制,但针织厂三班倒,年轻的时候分配熬通宵的夜班多不说,每个班次还特别累,那些设备机器不停转,人就得在车间来来回回走,根本不敢停。
一个班次下来,不是腿部充血酸胀,就是脚踝脚趾走到变形,遇上“红五月”那更是十几个小时下不了班。
而且工厂粉尘大,噪音也大,她刚穿过来那会父母还在,一个耳朵听不清,一个经常咳嗽,这都是针织厂职工的职业病。
作为一个996都扛不住的现代人,她是不能也不愿意真的像她这辈子的爸妈一样,睁开眼就是和机器打交道。
宋明瑜不想要顶替工作,她想要的是那套房子,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就已经吹遍了沿海城市,南城坐落西南,政策都跟进得晚,针织厂前头允许破墙开店了,响应的人也不多。
工人们都觉得工厂是一辈子的铁饭碗,疯了才做个体户,但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
宋明瑜却知道八十年代最红火的是个体经济,下海经商才是王道,针织胡同1号的房子分给她,就相当于前世拥有一套自带门面的房子,自家做生意,厂里管不着!
她连做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