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陈继开觉得她杞人忧天,真要是没人光顾,大不了就是找个厂子上班去呗,那年轻人撞南墙撞痛了能不知道回头?
当然,更多人则是对宋明瑜不了解,只和她父母打过交道,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做成了,他们也觉得有意思,接下来几个月都不愁闲聊的话题,没做成,他们也就唏嘘几句,还是不愁接下来几个月的话题,怎么着都不亏。
就这样,蒋晓霞无形中牵了个头,宋家大女儿开的饭馆打算卖“盖浇饭”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厂里的几个车间。
在这个八卦能聊上半辈子,一件新衣服能唠叨半年的时代,针织胡同的1号小院成了众人视野聚焦的中心。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等着周日来临。
而宋明瑜也没让吃瓜群众们失望,1984年三月的最后一天,南城针织胡同出现了第一家做餐饮的个体户——
宋明瑜的小饭馆正式开张!
针织胡同的邻居们一大早就涌过来看热闹了。
这年头大家又没什么新鲜事儿,自家胡同门口开一家小饭店,那已经称得上是整条街的“大事”,更何况,他们现在还没弄明白那盖浇饭到底是什么,正好奇呢!
门头打开,提前挂在门上的一串小鞭炮被宋明瑜拿着火柴点燃,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宋明瑜一手拉开门帘,邻居们第一眼就惊了——
嚯,这是小饭馆?
灯光明亮,上面罩着一层米色的纸,带了一点温暖的色调,不像是传统的白炽灯那样冷冷冰冰,墙上面挂着一张营业执照,还配了宋明瑜的照片,彩色相片上女孩笑得明朗大方。
整个小店看上去宽敞又整洁,哪儿像是一家开在胡同里的小饭馆,倒像是大家平时舍不得去的国营大饭店。
不对,大饭店豪华是豪华,却让人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摆,这小饭馆却装修得十足接地气,要不是厨房就摆在旁边,还真让人有种在家里吃饭的温馨劲儿。
宋言川噔噔噔地抱着一块黑板跑了出来,放在足以容纳两人并肩通行的大门口。
黑板上面贴心地写着“盖浇饭套餐,有荤有素,免费送汤,一块一份”!
字用粉笔描过一遍,隔着大老远就能看见,“有荤有素”四个字贴心地加了粗,“免费”两个字更是用红色粉笔描了个边儿,一块黑板从上到下把小饭馆的特色给囊括了进去。
这是宋明瑜思考很久之后才决定下来的,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