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宋明瑜喘得上气不接下气,整个人都跟个风箱似的抽啊抽,旁边的秋姨却精气神十足,雄赳赳气昂昂地找了个最近的摊位就开始说起话来。
那样子谁看了都会觉得,恐怕再来十公里,对她也完全不在话下。
她嘴巴里叽里咕噜的,一串一串的方言往外直冒,宋明瑜听得模模糊糊,虽然这边也是南城的范围,这儿的人也都是南城人,但区县和主城的口音差别实在太大,她要费很大工夫,还要连猜带蒙,才能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
宋明瑜慢慢做了几个深呼吸,感觉人缓过劲儿来了,这才认认真真地观察起了这个集市。
她从南城出发的时候是最早的一班车,但一路颠簸又走了好久的路过来,这会儿天都大亮了,整个集市里头到处都是人,有摆摊卖菜的,也有跟她一样背着背篓买菜的,还有人从她身边擦身而过,看打扮行头,显然也是附近乡下过来赶集,刚刚才到的人。
就像夏娟说的一样,乡下赶集,大多都是为了以物易物,换一些东西糊口,这儿的人并不会有明显的身份区别,买菜的人往往也会卖自己带来的东西。
她甚至看见一个背着背篓的大叔,人还在摊位前站着跟卖青菜的摊主还价呢,就有人看上了他背篓里头的鸡蛋,问他要怎么换,大叔一边要顾着买菜,另一头还要兼顾卖鸡蛋的利润,可谓是左右开弓,唇枪舌战!
宋明瑜忍不住翘起了嘴角,和供销社里头大家都不敢高声说话,怕惹毛了卖菜员两边打起来不同,这儿的人说话声音高,音量大,可没谁会拿鼻孔看人,鲜活,朴实,特别有烟火气儿。
而且东西也比供销社多得多。
供销社和副食店这些地方的东西,几乎都是从对应的国有农场之类的地方运送过来,有计划定量,不是想送什么就能送什么,许多蔬菜水果没有配量额度,那就不可能出现在供销社里。
光是在这集市上她就看见了好几种在针织厂没见过卖的蔬菜——山药、红薯叶、苦瓜这些常见的就不说了,竟然还有像血皮菜之类的野菜,连前世西南人最爱吃的折耳根,竟然在集市上也能找到!
这些蔬菜为了能多储存一段时间,都还沾着泥巴露水,可稍微看一看它的叶子和茎杆就知道它采下来还没多久,是城里比不了的新鲜。
这还只是蔬菜而已,像什么蘑菇、水果之类的,明显大部分都是从野外采回来的,见宋明瑜一直站在摊位前翻来覆去地看,热情的摊主还揪了一颗树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