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申、酉、戌、亥十二辰;
陛阶之间的灰白坛体上,刻画著二十八星宿与附属一百三十五星座。
而祭坛中心的空洞,仿佛在说这还不是它的完全形態。
李存孝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昊天上帝古文书》还只是入门。
按照功法所说,从入门、小成、大成直到圆满,每升一级,祭坛便会多一层。
而奇异的是,这门神功並没有修炼的方法,也没有用於斗战的武学,只有一条初看不解,细看耐人寻味的效果:
“天人感应”。
这恐怕就是李存孝刚刚突破就获得神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有“天人感应”的效果加持,李存孝对於天地之力的亲和与应用,完全不是同级武者可以比擬。
这一方祭坛,某种意义上就是李存孝的儒门灵相。
再加上另外两座神宫中的两方祭坛,三者便构成了他实现三教合一的“总纲”:
《三坛海会真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