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不同,热武器的实际应用、高原环境的科学认知仍需结合现实条件调整。
电报机的出现,让消息传递方式彻底改变。
“其他的还好,士兵到了吐蕃就不适应,这个如何解决?”李世民确实不知道。
“这是高原反应,其他地方的人去都不适应,严重的这种是会要人命的,不需要敌人出手,就会死在高原上。只有高原土生土长的人才不会有剧烈的不适感。”
“之前是这样,现在是,以后也是,后世遇到这种情况,是给氧气瓶缓解。”
“给士兵陪伴氧气瓶成本高,也不方便。”
李世民点点头,“那应当如何?”
萧然不敢乱说,“我不懂这些,我可以问问别人,陛下你仅供参考,具体怎么做,还是你自己做主,我的意见只是参考。”
李世民也是乐了,“你说就行,朕又不怪你。”
萧然拿出手机查了一下,“建议是必须解决的士兵适应问题,分阶段推进,从河湟谷地逐步向青藏高原渗透,每阶段停留
1-2个月,让士兵适应低氧环境。”
李世民点点头,“你继续说。”
“招募当地向导与羌、吐谷浑部落联军,利用游牧民族熟悉高原气候、地形的优势,减少迷路和非战斗减员。”
“如果打吐蕃,你得帮朕搞些武器来,那个枪炮,小一点就可以,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展示一下武器的恐怖之处就好,让敌人胆寒不敢抵抗。”
李世民需要的是威慑,也不是把人赶尽杀绝。
大唐的人口不多,吐蕃的就更少了。
这些是重要的国力,不能滥杀。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