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
首页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7

俗子的浅薄批评相似。张居正写给李元阳的信,引用了《华严悲智偈》中的“如入火聚,得清凉门”两句偈语,也就是说一当自己把名誉的全毁置之度外,就如同在烈火之中找到了清凉的门径。这显然又是心学派的解释:对于客观环境,把它看成烈焰则为烈焰,看成清凉则为清凉。

张居正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其情形类似于李贽在哲学上找不到出路。创造一种哲学思想比较容易,因为它是哲学家个人意识活动的产物。但是宣布一种政治思想,以之作为治国的原则,其后果则为立竿见影,它必须在技术上符合现状,才能推行无碍。在本朝的社会中,儒家的仁,类似于宪法的理论基础。全国的读书人相信性善,则他们首先就应该抑制个人的欲望,不去强调个人的权利。扩而大之,他们一旦位列封疆或者职居显要,也就不能强调本地区、本部门的特权。例如东南各省本来可以由海外贸易而获大利,但由于顾全大体,没有坚持这种特别的经济利益,就得以保持全国政治的均衡。在这种以公众利益为前提的条件下,政府中枢才有可能统一管理全国,而无须考虑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个人的特殊需要。这是一种笼统的办法,也是一种技术上简陋和没有出息的办法。

在本书的前面几章中曾不止一处的提到,我们的帝国是由几百万个农村聚合而成的社会。数以千万计的农民不能读书识字,全赖乎士绅的领导,村长里甲的督促,他们才会按照规定纳税服役。在法律面前,他们享有名义上的平等,而实际上,他们的得失甚至生死,却常常不决定于真凭实据而决定于审判官的一念之间。本朝的法律也没有维持商业信用、保障商业合同的规定,以此国际贸易无法开放,否则就会引起无法解决的纠纷。各地区按照其特殊需要而立法,更不能受到鼓励,因为会酿成分裂的局面。至于在文官集团内部,也无法通过组织系统集中这两万人的意见,必须假借谐音讽喻、匿名揭帖以及讨论马尾巴等等离奇的方法,混合阴阳,使大家在半信半疑之间渐趋统一。以上种种情况,在长时期里造成了法律和道德的脱节。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不依靠公正而周详的法律,就势必依靠道德的信条。而当信条僵化而越来越失去它的实用价值,沦于半瘫痪状态中的法律也当然无法填补这种缺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anyexs.xyz。笔趣阁手机版:https://m.huanyexs.xyz

\n\t\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

相关小说

神话版三国 历史 /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28881924字09-05
大宋财经周刊 历史 /
大宋财经周刊
北方吴彦祖本祖
本站提供(北方吴彦祖本祖)大神最新作品大宋财经周刊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大宋财经...
546101字08-12
魏晋不服周 历史 /
魏晋不服周
携剑远行
本站提供(携剑远行)大神最新作品魏晋不服周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魏晋不服周讲述的...
811071字09-03
清妖 历史 /
清妖
傲骨铁心
本站提供(傲骨铁心)大神最新作品清妖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清妖讲述的是中堂我身居...
1245019字08-18
大明:家妻上将军 历史 /
大明:家妻上将军
心中下雨
本站提供(心中下雨)大神最新作品大明:家妻上将军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大明:家妻...
5847139字08-31
红楼帝业 历史 /
红楼帝业
挽铖
本站提供(挽铖)大神最新作品红楼帝业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红楼帝业讲述的是穿入红...
1088967字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