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紧缩,国际资本流向逆转将是对新兴市场最大的‘灰犀牛’冲击。你判断的核心依据是什么?量化模型如何支撑这一结论?”他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直指报告的核心逻辑与数据基础。
李毅飞没料到院长会突然向自己发问,大脑空白了一瞬,心脏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些问题,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逻辑链条,早已在他脑海中推演过无数遍,如同刻在骨子里。
“院长,”李毅飞抬起头,目光迎向伊春济,声音虽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但吐字清晰,“主要依据有三点……”他开始条分缕析地阐述支撑其核心判断的历史数据规律、当前先行指标的异常波动(如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比率在特定国家的快速攀升、CDS利差的悄然扩大),以及基于改进型VAR模型对未来资本流动压力测试的模拟结果。
他精准地引用数据序列编号,解释模型中各关键变量的设定理由及敏感性分析结果。枯燥的数字和复杂的模型在他口中变得清晰而富有逻辑。
路国才在一旁听得眼睛越睁越大。他知道李毅飞有才华,但没想到他对这些艰深数据和模型的掌握已经深入到了如此地步,远超他对一个大一新生的预期!
伊春济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眼神专注,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点着。他接着抛出了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入,一个比一个刁钻,涉及报告的延伸思考:比如危机传导的优先路径和防火墙机制的构建可能性,以及在此预判下,对国内宏观政策组合(特别是汇率弹性与资本项目管理)的潜在影响和平衡策略。
李毅飞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最初的紧张感早已被一种沉浸在专业领域里的专注和兴奋所取代。
他侃侃而谈,逻辑严密,思维敏捷。虽然出于谨慎,他没有将脑海中那些来自未来的、更前瞻也更惊人的趋势判断和盘托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