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再三研究了许久后,王卓君还是放弃了铅字,改用了木活字。
而相比之下,油墨的调配就简单许多。
十天后,王卓君已经能够调配出,完全不会晕染开的印刷油墨。
很快,两个月就过去了,看着已经被晒白的纸浆,王卓君长长地松了口气。
她可一直担心有这些纸浆,如果发霉长毛,或者变质生虫,她的实验要重新开始。
找来在纸坊干了十来天小工的张合和香月。
为了减少实验次数,王卓君同时制作了十几种不同配比的纸浆以及纸药。
还准备了十几个大盆,在每个盆里加入清水、纸浆和纸药,再用棍子搅拌均匀。
最后用早就准备好的竹帘将纸超出。
这个简单抄纸的动作,王卓君为了造出满意的纸,早就让张合在水里练了数千遍,甚至她把抄纸这一流程教给了纸坊,让纸坊把捞纸的流程改为了抄纸。
纸坊最近造的纸轻薄了不少,有人满意自然,有人不满意,不满意的人便指责纸坊偷工减料,少府还差点儿问责纸坊的贤人。
故而纸坊现在开了两个槽,一个槽捞纸,一个槽抄纸。
看着张合动作麻利地抄纸放席,随着他不断地操作,洁白的纸胚迅速叠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