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实验室里,周昀看着屏幕上仅有0.05%的平均误差和高达80%的预测准确率,满意地点点头。(误差已经将交易成本计算在内)
所谓平均误差就是模型预测价格值与真实值的差值。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根据他的推测,哪怕是世界上最顶尖的量化模型,误差也就是0.1%上下,预测准确率可能也就60%左右。
至于为什么这样看上去并不优秀的准确率和误差也能让顶级量化模型大赚特赚?
很简单,这就像是抛硬币一样,模型做的是猜下一秒是正还是反,也就是涨跌,假设顶尖模型可能猜对的概率是
55%。
模型不是人,一秒钟它就能猜几十次、几百次并且自动下注交易。
每次猜对了,只赚非常非常少的钱,比如,一个100块的东西,猜对了,可能就赚几分钱。猜错了,也立刻止损,亏的也是几分钱。
一天内,它能猜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次,而每一次的概率都有55%。
除掉亏损,一天的利润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就叫积少成多。
而0.05%的平均误差和80%的预测准确率,意味着他的模型“赢面”更大,每次能赚/亏的钱可以控制得更精准。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没有机制,全是数值。
不过现在高兴还为时尚早。
虽然在测试集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