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小姐现在的这种情况,也无法进行远距离的转移。”
“我看过地形,墩南百米外有一处废弃土沟,颇为隐蔽,可做临时藏身之所。”
“其次,就是疑兵之计。需立即制造惨烈搏斗之象。请大人下令,就地取材,泼洒鲜血于墩内外,制造大量血迹和搏斗痕迹,再将墩门砸毁一些,器具散乱丢弃,将边墩伪装成已被攻破血洗、人去楼空之状,惑敌耳目。”
“其三,有敌之策。将那辆加固马车装上重物,由大人派兵拉着向北庄方向行驶,留下极深且新的车辙印,暗示墩内‘劫掠’的沉重财物已转移前往北庄,误导鞑虏主力追袭方向。”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伏兵之计!”
“请大人立即亲率主力,火速前往我第四墩与上游第三墩之间官道最狭窄处,我记得那里是两山夹一道,地势险要,乃设伏绝佳之地!”
“同时,请大人以最快速度,派心腹持您信物,向邻近庄堡借兵!”
“不然光靠大人你那两百多人,就算是偷袭也不可能是鞑子的对手。”
“若加起来能有个五六百人,凭借地势,伏击可成!”
唐骁语速极快,条理清晰:“如此,若鞑子中计,见空墩及车辙印,大概率会分兵或主力直扑北庄‘财货’。”
“其军必经伏击点,届时大人与援兵,据险痛击,可获奇功!”
张士贵听得目光炯炯,脑中飞快权衡。
此计大胆缜密,将避险、惑敌、诱敌、歼敌结合,确实是将危机转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