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永不麋鹿是这样,指尖血识别器也是这样,甚至禾一欣之前给阿年搓的机甲兔脑瓜那些小玩具,都是这样,亮点在于效果单一,但耐摔耐造,且成本低廉。
\n
比起新设一个研究课题,让医学、检测、制造等等相关人才,琢磨出来一个快速识别和排查血液样本的小设备,肯定是直接用禾一欣搓的“小盒子”更好。
\n
回来路上,条件有限、材料简单,禾一欣都能组装出这个小盒子来,就知道这个造价有多便宜了,哪怕当成一次性用,都不心疼。
\n
而且,这个小玩具仅有的技术含量,都点在无痛和无感上面了。
\n
如果不是禾一欣说这可以采集指尖血,试戴的人都不知道的,自己被采血了,还以为和什么有空洞的小盒子差不多,手指塞进去戳一戳,看会不会亮灯。
\n
禾一欣提交寻找江女士的任务时,差不多提了一个塑料袋的任务相关物品,也就是二百多个识别器,当时都差点没提交成功,毕竟这个看起来太像是塑料玩具,还是那种拆了一部分,最简易的小部件盒子。
\n
要不是她自己试戴了一下,看指示灯变绿了,接收任务相关物品的工作人员,估计都以为禾一欣是在开玩笑。
\n
和永不麋鹿一样,禾一欣也爽快把指尖血识别器,也可以戏称为“塑料小方盒”的制作方法换了出去。
\n
只是和她自己的任务物品不同,警方排查嫌疑人用的识别器,里面的对比样本来自受害者,指示灯是否亮起也只显示在总控台,这样就代表着,识别器的用处就太多了。
\n
最简单来说,是可以给小区门禁或者什么公司门卡,安装一个“防尘罩”,进出人员顺手摁上去的时候,就能无意识完成识别工作。
\n
这么一想,禾一欣真的好羡慕,她也恨不得把寻找江女士的识别器,改成这种广撒网的铺设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