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跟着议论起来,有说商户黑心的,有说胡商难缠的,还有牧民低声抱怨,前几日用粟米换盐时,也被盐商多要了两斗粮。黄玉卿看着眼前的乱象,想起雪灾时军民一心抗灾的场景,又念及昨日萧劲衍说的
“军备改良需大量铜铁,可本地铁匠铺却因缺煤歇了半数”,心中更觉成立商会势在必行。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力:“诸位静一静。”
市集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她身上
——
这半年来,“黄夫人”
三个字在朔北早已不是单纯的将军夫人称谓,而是带着
“守护神”
的分量。雪灾时的灵泉水、旱灾时的蓄水池、让牧民能吃饱饭的耐旱作物,桩桩件件都记在人心上。
“巴图首领的羊皮,张掌柜的难处,还有诸位刚才说的换盐贵、买铁难,根子都在一处
——
咱们朔北的买卖,散!”
黄玉卿走到市集中央的高台上,目光扫过众人,“西域商队抱团压价,咱们却各做各的,你卖你的羊皮,我收我的粮,彼此拆台不说,还容易被外人拿捏。今日商队遇袭,明日或许就有人断咱们的煤路、铁路,到时候别说赚钱,连军备改良、过冬的物资都成问题!”
这话戳中了众人的痛处。张掌柜最先反应过来,拱手道:“黄夫人说得是!可咱们商户和牧民素来没什么往来,怎么抱团?”
“成立朔北商会!”
黄玉卿掷地有声,“把牧场、酒坊、粮铺、铁匠铺、药庄都拢进来,再请萧将军派士兵护卫商路。对内,咱们定个公道价,不许哄抬物价,也不许恶意压价;对外,咱们统一跟胡商议价,他敢压价,咱们就联合起来不卖给他们!”
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牧民担心商会会偏向商户,也有商户怕被限制利润。黄玉卿早有准备,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几页纸,上面是她连夜拟定的商会章程:“大家看,章程里写得明白
——
商会分三个部,牧户部、商户部、工匠部,各部选自己的首领,凡事需三部商议后决定。比如收购价,每月初一由三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