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换,麻烦不说,还容易被人摸清咱们的底细。要是有了宝钞,商队只需要带几张纸,到了咱们的分号就能兑银子,既安全又方便。而且,咱们的宝钞能买酒、买肉干、买药材,比银子还好用,慢慢的,不仅朔北能用,西域那边也会认。”
萧劲衍拿起玉印,指尖摩挲着上面的暗纹,眉头微蹙:“可这事风险太大。一旦有人仿造,或者百姓觉得宝钞不如银子实在,闹起来就麻烦了。还有,朝廷那边要是知道了,会不会觉得咱们在‘私造货币’,又来找茬?”
“风险我早就想过。”
黄玉卿从抽屉里拿出一小撮银白色的草屑,放在纸上,对着光晃了晃,草屑立刻泛出细碎的银光,“这是空间里的银丝草,外面没有,掺在纸里,只有对着太阳才能看到。还有玉印的暗纹,边角的‘黄’‘萧’二字,得用放大镜才能看清,仿造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些门道。”
她抬头看向萧劲衍,眼神坚定:“至于朝廷……
咱们先不声张,先在朔北的商队和牧民里用起来。等大家都习惯了,觉得宝钞方便,就算朝廷知道了,也不能轻易废了
——
难道他们还能让朔北的商队都扛着银子走?而且,咱们可以给少帝递个话,说这是为了方便给朝廷缴纳赋税,减少运银的损耗,他未必会反对。”
萧劲衍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的疑虑渐渐散去。他了解黄玉卿,她做任何事都不会只看眼前,必然有周全的打算。他拿起那张掺了银丝草的桑皮纸,对着光看了看,果然看到细碎的银光,像星星落在纸上。
“好,我信你。”
萧劲衍把纸放回桌上,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支持,“需要调兵看守纸匠和印钞的地方吗?还有,钱庄的人选,得找最可靠的人,不能出半点差错。”
“人选我已经想好了。”
黄玉卿嘴角弯起,“账房刘先生,跟着咱们从京城来朔北,做事谨慎,而且他家人都在朔北,不会有异心。还有,让念北跟着学学,她对账本和数字敏感,以后钱庄的事,说不定还要靠她多盯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