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关隘拼死抵抗,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靖王,“减兵之事,并非臣不愿,而是朔北的安危,容不得半分冒险。若是少帝有旨,臣愿回京与少帝、与兵部详细商议,定出一个既不影响边防,又符合朝廷要求的方案。”
这番话既没直接拒绝,又把难题推回了朝廷,让靖王找不到反驳的理由。靖王眼底闪过一丝不悦,却还是强压着怒火,又看向黄玉卿:“玉卿夫人,朔北的耐寒作物和酿酒技术,可是帮了牧民不少忙。如今中原也有不少地方闹饥荒,少帝一直想把这些技术推广到中原,夫人可否……”
这是第二个杀招
——
要技术。黄玉卿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温和:“靖王体恤百姓,臣妇佩服。只是这耐寒作物,需得在朔北的土壤、气候里才能生长,中原的水土未必适合;酿酒用的野果,也只有朔北才有。若是强行推广,不仅种不出粮食、酿不出好酒,还会浪费百姓的人力物力。”
她话锋一转,又补充道,“不过,臣妇已让人整理了作物的种植笔记、酿酒的基础方法,若是朝廷需要,臣妇愿意献上。只是具体如何调整,还需农官、酒师们实地研究,臣妇不敢妄言。”
她只给基础方法,不给核心技术
——
既显得有诚意,又守住了朔北的根本。靖王听得脸色发青,手指在桌下攥紧了拳头,却又发作不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侍从匆匆走进来,在靖王耳边低语了几句。靖王的眼睛瞬间亮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笑着对萧劲衍和黄玉卿说:“方才收到消息,柳太傅的门生李大人,今晚也在府中赴宴。李大人在兵部任职,正好可以和劲衍兄聊聊边防的事。”
黄玉卿心中一凛
——
柳太傅的门生!这就是暗卫查到的
“靖王与柳太傅门生勾结”
的实据!原来靖王设这场宴,不仅是为了试探他们,还想让柳太傅的人在场,记下他们的言行,日后在朝堂上发难。
萧劲衍显然也想到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