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现了一条不宽的小巷,小巷两旁是低矮的土墙,墙上爬着绿色的藤蔓。顺着小巷走了大约几十步,一座简易的门楼出现在眼前
——
门楼是用木头和竹子搭建的,上面挂着几个红辣椒和玉米棒,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姨父推开虚掩的街门,笑着对肖兴说:“到家了!”
“快进屋里!俺外孩儿来啦!”
小姨欢快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肖兴跟着姨父走进院子,只见小姨已经站在屋门口迎接,身边还跟着几个孩子
——
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是姨弟李成;三个年纪稍小的女孩,是姨妹们。
“表哥好!”
孩子们围着肖兴,好奇地打量着他,脸上满是笑容。
小姨拉着肖兴的手,往屋里走:“一路上累了吧?快坐下歇歇,我给你煮了糖水蛋。”
中午,小姨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丰盛的菜肴
——
有清蒸鱼、炒鸡蛋、炖鸡肉,还有好几道当地特色的青菜。姨父拿出自己酿的米酒,给肖兴倒了一杯:“兴儿,尝尝咱们这儿的米酒,度数不高,解乏。”
饭桌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询问着肖兴在北方的生活,也跟他介绍南方的习俗。李生跟他聊起了种地的技巧,姨妹们跟他打听北方的雪景,气氛热闹又温馨。肖兴看着眼前热情的亲人,心里满是温暖。
饭后,肖兴在院子里闲逛,仔细观察着小姨家的环境。这是江淮地区农村特有的土夯房
——
墙体是用黄泥混合稻草夯制而成的,虽然看起来朴素,却比砖石墙更耐用,既厚重又隔热;屋顶是起脊设计,铺着厚厚的茅草,茅草的缝隙被处理得很细致,能让雨水快速排走,非常适应南方多雨的气候。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夏天凉快,冬天暖和,肖兴不禁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的!”
院子的一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