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段技术攻关小组的活儿,比陈锋预想的更扎手。
几台老旧的解放6型机车像是病入膏肓的老人,浑身都是毛病,动力不足、缸压不稳、跑冒滴漏更是家常便饭。
段里老师傅们习惯凭经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系统性的诊断和改造方案。
小组算上陈锋就五个人,一个是快退休的老工程师,戴着一千度的厚瓶底眼镜,说话慢吞吞,另外三个是刚从技校分来的毛头小子,有热情没经验。
第一次小组会,就在满是油污的车间角落里开的。老工程师捧着搪瓷缸,吹着茶叶沫,半天憋出一句:“老毛子的东西,就这德行,能跑就行,大动干戈不值当。”
三个小年轻面面相觑,不敢吱声。
陈锋没废话,把之前写的报告摊开,指着上面标注的异常数据和磨损照片:“刘工,不是小毛病。您看,同型号车,跑西北线的气缸磨损比跑平原的快三倍不止,这不是单靠保养能解决的。”
“还有传动系统效率损失,长期下来浪费的煤和运力不是小数目。”
老刘扶了扶眼镜,凑近看了看,咂咂嘴:“理是这么个理…可这改造…要钱要料要批文,麻烦着呢!”
“麻烦也得干。”陈锋语气平静,“段里既然成立了小组,就是下了决心。咱们先拿问题最突出的1043号车当试点,摸出方案,有了效果,就好申请支持。”
陈锋分配任务,老刘负责核对图纸和理论计算,一个小年轻跟着老刘打下手,另外两个跟着他实地测量、记录运行数据,他自己则负责整体方案设计和协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