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建议书正式提交上去,果然在技术科内部引起了争议。
几个老资格的技术员和科长认为陈锋步子迈得太大,锅炉改造风险高,投入大,万一失败不好收场,不如选些稳妥的小改小革项目。
会议室里,争论颇为激烈。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尊重科学规律嘛!锅炉系统那么复杂,是那么容易改的?”
“是啊,还是应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我建议还是上报王工提出的那个传动系统优化项目,更稳妥。”
孙振山主持会议,没有轻易表态,听着各方争论。
陈锋没有急着反驳,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各位领导的担心有道理。锅炉改造确实有难度,但正因为难,才更需要攻关。1043号车的成功证明,老设备潜力很大。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基于大量数据和理论计算的,并非盲目冒进。”
“至于投入产出比,报告第15页有详细测算,预计一年内节省的燃煤费用就能覆盖改造成本。更重要的是,如果能成功,其推广价值和对全路局的示范意义,不是小打小闹的项目能比的。”
陈锋语气很平静,但句句落在实处,尤其是那句“一年回本”,让几个反对的人一时语塞。
孙振山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最后拍板:“陈锋同志的准备很充分,思路也清晰。我看这个项目可以报,但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尤其是安全风险评估要做得更扎实。散会!”
最终,机务段上报分局的重点项目名单里,陈锋的“老旧蒸汽机车锅炉系统综合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赫然在列,虽然排序不是最前,但能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