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守孝期满,等父子三人再次回到京师,却发现京中已经没有了他们父子三人的位置。】
【但所幸,苏氏父子什么都不多,就是才学多。】
【三人的才学最终还是引起了当时天章阁待制杨畋的注意,杨畋很欣赏这三人,尤其是苏轼和苏辙两兄弟,杨畋便决定推荐苏轼和苏辙参加接下来的制式考试。】
【北宋的制科考试,是一种不定时举办的学霸考试,只有得到了官员推荐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制科考试内容多变,还要上交以往的作品作为证明,严苛程度更甚科举十倍不止。】
【宋仁宗赵祯对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记忆很深,杨畋一提起来,就让赵祯想起了这才华横溢的兄弟二人,大笔一挥,便很高兴的给了二人参加制科考试的名额。】
【天不随人愿,在制科考试前夕,苏辙竟然生病了,病的很重,已经到了不能再参加考试的地步,赵祯很看重苏家兄弟,听闻苏辙病重,竟然直接推迟了制科考试的时间,就是不想错过这两位大才。】
【这件事已经很能体现赵祯求贤若渴的仁政思想了,而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更是让人大吃一惊。】
【按理来说,苏辙得到了天子这般优待,本应该感恩戴德,没想到苏辙却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在制科考试的卷子上狠狠批评了宋仁宗一顿。】
【这次制科考试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要考生们针对朝廷的政策做一篇策问,而苏辙在自己的文章中评价了一下宋仁宗这即位以来的施政得失。】
【在这篇文章中,不仅大骂了宋仁宗,矛头还直接指向了朝中的诸位大臣。】
【就是苏轼都没有这么勇!】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