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朝堂之上现下又多了一个瘦削却不容忽视的身影。在皇帝看不见的地方,谢怀衍的神情犹如笼罩了层层叠叠厚重的乌云一般阴鸷。
\n
他收敛思绪,凝神听着臣子的奏报。
\n
户部侍郎范绍正在回禀先前江南水患的后续事宜:“禀陛下,先前水患肆虐的几地如今已恢复如常,臣也已将赈灾之事写成详细文书,请陛下一览。”
\n
他顿了顿,不动声色同工部侍郎祁慎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才继续道:“陛下,臣还有一事回禀。先前臣前去江南赈灾时,曾留神查看了那里的地势与水源,并详细询问了当地百姓,得知灾情最重的几座县城几乎年年都会被水患所累,前几年不似今年这般严重,但臣以为,此事同样不容小觑。望陛下能够下旨,设法规避此种风险,以保黎民百姓。”
\n
皇帝沉吟道:“爱卿所言极是。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n
祁慎上前一步道:“范侍郎言之有理。臣以为,可择地修建水利工程,以由高向低的天然地势为先决条件,以无数支流为渠,将江南地区丰沛而汹涌的水源向年年易发旱灾之地引流,既能起灌溉之效用,又能对可能到来的旱灾有所防备。”
\n
他拱手道:“如今夏日炎热,臣听闻浙东多地数日未曾有雨,心中实在担忧,倘若今岁出现大旱,岂不是会带来无尽祸患?臣恳请陛下恩准。”
\n
皇帝看向众人:“尔等以为呢?”
\n
户部侍郎周安道:“陛下,臣以为,我朝并非没有修建过相关工程,且这些年陛下运筹帷幄,即便发生了灾情,也足以处理得当。祁侍郎所言有一定道理,但你所说的那几地往年亦会经历多日无雨的情形,但最终都会迎来雨水,多年来无一例外,已数十年不曾发生过旱灾。既无灾情,贸然耗费国库银两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臣以为有失妥当。”
\n
“周侍郎岂不闻‘未雨绸缪’之语?”祁慎道,“倘若真的等到旱灾发生才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