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评论隋炀帝,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折罪,瑕不掩瑜。
杨广生前对教育非常重视,特别注意选拔人才。他在诏书中写道:“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兹始。”为了能够更好地发现人才,杨广命令那些负责视察各州的官员,主动寻找文才出众,或者有特殊才能的人,经过考察之后将他们送到京城。杨广安排专人组织这些读书人进行学术辩论,之后给他们排列名次。这样一来,很多出身寒门的读书人从此走上了仕途。
杨广急功近利,葬送了江山,但千百年后,运河两岸的百姓仍然在享受他的成果。皮日休说: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却说三原有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名叫李靖,心怀大志,隋朝建国后,他决定前往长安以求报国之路。在长安,他先投到杨素门下,杨素非常怠慢,后与李靖谈论一番后,觉得此人很有前途。但他毕竟年老体弱,只想安于现状,不再有远大的理想,李靖非常失望。二人谈论之时,有位侍女红拂就立在旁边,她见李靖气宇非常,心中暗暗倾慕,于是派门人跟踪李靖,得知他的住处后,自己便深夜前往。
这位侍女姓张,在战乱中流落长安,被卖入司空杨素府中为歌妓。因为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
这晚李靖独坐灯前,想着白天的事,觉得前途渺茫,正在发闷,忽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竟是白天在司空府里见到的侍女。李靖问她这么晚来干嘛?红拂开门见山地表明心意:愿意投奔李靖,伴随其闯荡天下。李靖喜出望外,却又担心杨素那边没法交代。红拂安慰他说:杨素年纪大了,近来多有侍女逃走,司空府不会追究。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