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愈发亭亭玉立,不光外表好看,貌美如花;而且心灵也美,品德高尚,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人品质好,用不着自己说,周围的人也会铭记在心。
郑观音二八之年嫁入李家,过门后不久,李渊在太原起兵,丈夫跟随公公征战沙场入主关中。经历隋末唐初的混战,李唐集团脱颖而出统一天下。李建成身为嫡长子,理所当然的被立为太子。李渊年近六旬,如果不出意外,郑观音将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全中国地位最高的女人。
虽然过得很美满,太子妃却厉行节俭,对珠宝什么的不感兴趣,平时爱好书籍,端庄守礼,看到丈夫宠幸其他女人也不妒忌,一个居家好女人的模样。
万万没想到,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发生了,38岁的太子被李世民活活射死;公公将权力和太子之位交予秦王。为了斩草除根,秦王府的士兵冲进东宫,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全部杀害,看着孩子们无情地遭遇毒手,郑观音束手无策,丈夫败亡了,保护伞倒了,她一个女人还能怎么样呢?更加凄凉的是听到噩耗时,郑观音已经怀孕了。若几个月后郑观音生下的是男孩,李世民肯定容不下他。还好不幸中的万幸,郑观音生的是女孩。不过也是个可怜的孩子,来到世上就没有爸爸,但她的出生多少给母亲带来了一些安慰。
郑观音的太子妃身份决定了其特殊性。如果李世民纳她为妃,将直接触及到礼教和皇室的尊严,从而引发更大的道德争议。李世民为了维护其统治的稳定性和合法性,选择将郑观音软禁起来,并给予她锦衣玉食的生活,以此彰显其仁慈并证明他登基的合法性。
就这样,郑观音开始了她漫长的后半生,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丈夫的离去给她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君之出矣,则明镜生尘。”女为悦己者容,搬到长乐门附近后,观音很少打扮,过着简朴的生活,梳妆的镜子上布满了灰尘,以前还是太子妃时,她就很节约低调,横遭变故后,她更加看淡了皇家的荣华富贵,一切都是过眼烟云。郑观音每天穿着又粗又厚的衣服,含辛茹苦地抚养李建成的五位幼女,对她们一视同仁,没有因为其中有人是庶出就看不起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