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武氏见人情汹汹不敢拒绝,只好顿足道:“罢罢!”
说了两个“罢”字,仍返床躺下。
张柬之拥太子出殿,即召太平公主入白武氏请制传位。公主入劝武氏,不到半日便请出一道太子监国的制敕。越宿又颁制传位。中宗复辟成功大赦天下,复国号为唐,改元神龙。百官登殿朝贺,当由中宗颁敕赏功。相王加号安国相王,拜为太尉。太平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主。
就在所有大臣欢呼雀跃时,却有一个人失声痛哭,他就是姚崇。
江山重归旧主,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姚崇身为社稷重臣,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宁愿冒着惹新帝不快的风险,都要替武则天哭一场。这是为何呢?
武则天对于姚崇而言,有着知遇之恩。姚崇出生名门世家,父亲姚懿也曾经是朝中重臣,在朝中颇有影响。只不过任何年代都逃不过便是朝廷之上的党派之争,姚懿不想搅入其中,便被他人排挤,在朝堂上举步维艰。看到自己在朝堂之上没有立足之地,姚懿便决定辞官返乡。
得益于父亲的谆谆教诲,姚崇自幼便有入朝为官,为百姓谋幸福的理想。和父亲不同的是,姚崇选择成为一名武将。他先是报名参军入伍,从基层做起,对于许多豪门子弟而言,这是十分罕见的。靠着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精神,以及卓越的领导才能,很快姚崇便脱颖而出,受到了重用。
没过几年就成为了兵部侍郎,成为兵部侍郎后并没有得到李治的重用,在朝堂之上无人问津。待到武则天即位后,武则天便一眼看中了这个踏实能干的青年。一步步的培养他,教导他,重用他,最终帮他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若是没有武则天的器重,姚崇断不会有如此大的成就。所以姚崇不顾形象,失声痛哭。
或许念在姚崇的一片忠心,李显并没有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