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斜封官”,严重影响了大唐吏治的清明。
几年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杀入宫中,诛灭了韦后一党,韦濯也没能幸免,安定公主再一次成为寡妇。
这一次唐睿宗李旦作主,又将她嫁给了太府卿崔铣,崔铣出自名门望族博陵,这个家族非常显赫,有唐一朝出的宰相就有12人之多。
三年后安定公主先于驸马去世。别的都好说,但是公主到底应该与谁合葬,却成了一个问题。
此时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王同皎早已平反,谥号“忠壮”,封“琅耶文烈公”,赠“太子少保”,享受非常尊贵的哀荣。王同皎和安定公主的儿子王縣也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受到朝廷的封赏,他要求让父母合葬。她的第二任丈夫韦濯的家族已经闹不出什么风浪,可她的第三任丈夫崔铣非常不满意。崔铣要求公主与自己合葬。
两人争执不下,官司打到唐玄宗那里。唐玄宗左右为难,这时给事中夏侯铦对王縣说了一段相当尖酸刻薄的话:“公主在王同皎死后已经改嫁,现在和你家已经恩断义绝了。她活着是崔家的人,死了也是崔家的鬼。你只想父母合葬,其实公主不愿意,你父亲不愿意,而崔大人也不愿意呢!”
这番话非常难听,可话糙理不糙,许多大臣都认为在理。唐玄宗便让安定公主、崔铣、王同皎一起陪葬唐中宗的定陵,有官司去找你们的父亲。我管不了。
却说隋唐以前,只选用良家女子为宫女,即七科之外的人家。隋炀帝以后,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后宫工作需要,宫女范围扩大到贫民、罪孥,而且还没有服役期限。
这种做法被唐朝继承下来,导致宫女一入宫就成了皇家终身的奴隶,永远没有出宫的时候。
呆在宫里也就罢了,可皇帝为了防止宫廷机密外泄,规定宫女们不许私自走动,不许私自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