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唐懿宗的不仁之举,引起了朝廷内外的纷纷议论,举国上下忿忿不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刘瞻认为二十几位御医人死不能复生,但他们的亲族如果能释放出来,或可安抚一下民心。于是上疏启奏:“生命长短在于天定。公主有疾,深触陛下慈怀。韩宗邵等人备施方术非不尽心;而祸福难移无力回天,致此结局也是无奈。今牵连老少三百余人入狱,天下人议论纷纷多有不平。陛下仁慈达理,岂能被人妄议。伏愿陛下收回圣旨,宽释牵连者!“刘瞻的奏词有理有节无可挑剔,京兆尹温璋也奏请附议。唐懿宗大声叱责二人犯上。同时罢了他们的职务,刘瞻贬为荆南节度使,温璋贬为崖州司马,责令两人三日内离京赴任。
温璋性情耿直,被贬南蛮之地自然激愤,他叹息道:“生不逢时,死何足惜!”当天夜里就在家中服毒自尽。唐懿宗听到温璋的死讯后狠狠地说:“恶贯满盈,死有余辜!”
刘瞻离开长安赴任以后,驸马韦保衡大权在握,他与另一宰辅路岩串通一气,硬说刘瞻与御医同谋害死公主;唐懿宗信以为真,又把荆南节度使刘瞻贬为康州刺史,一个昏君的嘴脸暴露无遗。
残阳如血,天地间孕育着新一轮动荡。
先是浙东爆发裘甫起义。
为反抗唐朝的苛捐杂税,私盐贩子出身的裘甫起兵攻破明州(今浙江宁波),打开府库赈济穷人,队伍迅速壮大。裘甫铸印名为“天平”,意思是代替上天为百姓平均财富。
裘甫起义军席卷浙东多个州县,所到之处皆为帝国财赋重地,起兵七个月后被平定。
咸通四年(863年),唐军与南诏交战,徐州派出800人前往桂州(今广西桂林)戍守。这批戍卒一去就是五年,迟迟等不到换防,向上级问起此事,官员只是以库藏空虚、花费太大为由搪塞,完全不把他们当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