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原因,南北朝的罗研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要是能让老百姓家里有五只鸡、一头母猪,睡觉有床被,锅里有饭吃,就算有苏秦、张仪这样的谋士来煽动,韩信、白起这样的名将来指挥,也不能使一个人成为盗贼。
总归无论是裘甫起义、庞勋起义,还是后来的王仙芝、黄巢起义,都发生在唐代农民生存环境空前恶劣的时期。当时农民主要面临两大危机:
一是土地问题。自均田制破坏、两税制推行之后,唐朝的土地兼并问题长期得不到抑制,到唐朝末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地主土地集中、不断兼并,贫富分化极为严重,以至“富者有连叶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二是自然灾害。当时经济富庶的山东、河南一带遭遇连年的水灾、旱灾和蝗灾等天灾,而各地政府无力赈灾、欺上瞒下,百姓流离失所、无处容身。
走投无路的农民有了聚众起义的理由,那么谁会作为起义军的领袖,他又如何能够走上这个激荡的历史舞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