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吗?其实这也和黄巢有关。说的是有一次,黄巢大军将要攻打某一个地方,于是该地的人纷纷外出避乱。其中有一户人家,家中只有一个妇人和两个小孩了,其中年幼的小孩是妇人亲生的,年长一点的是她大嫂的遗孤。妇人背上大嫂的遗孤,牵着自己刚学会走路的儿子,艰难地走上逃难之路。
没走多远,却遇到了一个黄衣人。见妇人背着大的,牵着小的,觉得奇怪,便问妇人为何如此。妇人答曰:“背上的是我大嫂的孩子,大嫂一家已经不在了,万一孩子被黄巢军杀了,可就绝后了,这唯一的香火要帮她保住
,所以我一定要背着他,而这牵着的就是我自己的孩子了。”黄衣人听了表示非常感动,就告诉妇人:“如此乱世,你却有一副舍已为人的好心肠,为了避免杀身之祸,我告诉一个计策,你只需要在家门口插上艾草,黄巢就不会侵扰你家了。”眼见带着两个小孩实在跑不远,妇人便信以为真,回家在门口插上了艾草。并把这个消息告知了那些跑不走的同乡,于是大家都在门口插上了艾草。
果然,当黄巢大军杀到时,看到有艾草的人家,全都秋毫无犯,避而远之。人们猜测,那天妇人遇到的黄衣人,不是黄巢,就是黄巢军中的人。后来,端午插艾草的习俗,也就慢慢流传了下来。
黄巢的人品很差,时不时地向唐朝乞降,几乎每年一次。而当唐朝为他开出不错的价码后,他又公然反悔,他不敢也不想放下手中的武器。他只是通过乞降的方式来为他的下一步计划赢取充裕的准备时间。
黄巢洞悉当时的形势,北方虽然遭遇旱灾,但是北方人素来民风彪悍,士兵也颇为勇敢。所以在河南一带活动,并不会有多大的益处,他把目标定在了南方。
黄巢行至芒砀山,路遇一座张飞寨。
这寨中有兄弟三人,大爷名叫张归霸,字正臣;二爷名叫张归厚,字德坤;三爷名曰张归弁,字从冕,兄弟三人皆是清河人氏,自称与张飞同宗,占据此寨为王。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