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纸晒干后,所有人都惊了——
纸黄而粗糙,但韧得很,怎么折都不留痕。
更特别的是,纸上散着红黄花瓣,像星星落在荒野,有种野性的美。
这天夜里,顾长山又来了。
没进门,只在门钩上挂了个沉甸甸的皮囊就走了。
沈桂兰打开一看,是三斤干苔藓和一小包岩盐。
她懂了:苔藓能卖钱,盐能防蛀,是造纸的关键。
她倒出苔藓检查,忽然发现一片枫叶——叶脉上压着一道细线,像箭头,和之前木片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她心头一震。
顾长山不是送东西,是在教她!
教她认山里值钱的货!
那晚,她在油灯下铺开自己做的“韧皮纸”,用最亮的纸线绣了幅《山行图》。
画中山峦起伏,古木参天,在一条小路转弯处,她把那箭头纹巧妙绣成一段藤蔓。
她把绣品卷好放进竹筒,附上一张纸条,写:
“纸可载道,山亦有路。下次,我想换整张地图。”
三天后,沈桂兰带着新做的“识字绣笺”和《山行图》进城。
还是在学馆外摆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