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柳青才知道,吴先生是一位低调的家具收藏家和摄影爱好者,看重的正是清河工坊这种反商业的真诚和对工艺的极致追求。
这个订单,像一剂强心剂,瞬间提振了工坊的士气。
“看见没!有识货的!”
周明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王婶也松了口气,脸上重现笑容:
“哎呦,这可真是那句年轻人的话是怎么说的来着……遇上知音了。”
柳青召开了又一次全体会议。
“价格,我们不改。透明化,我们也不变。”
她的态度异常坚决,“但我们讲故事的方式要变一变。”
她让张磊和周明整理出网络上最有代表性的质疑,然后逐一用事实和故事去回应:
按照程诺的建议,针对材料成本低,重点讲述进山选柳、古法处理、高淘汰率的故事,拍摄爷爷的土法实验室和测试过程。
对于大众质疑的工时昂贵,不再强调时薪,而是展示一个匠人需要经过多少年的训练才能达到如此效率,将价格分摊到整个职业生涯。
在关于柳藤椅使用寿命的问题上,再次浓墨重彩地讲述了椅子异响事件和上门维修的故事,将终身维护塑造成一种浪漫的、跨越时间的承诺。
柳青不再试图说服所有人,而是专注于寻找和连接那些能理解并认可其价值的同频者。
她甚至回复了一条恶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