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藤艺厂销售经理承认拾光文创提供设计支持的录音文字稿,要求拾光文创立即停止侵权,撤回所有不实指控,并在其官网及相关论坛发布澄清声明和道歉信。
最后注明清河柳编工坊保留就商誉损失、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追究对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函件证据扎实,逻辑严密,态度强硬。
同时,柳青的Instagram更新了,没有一句辩解,没有一丝火气。只有九张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
堆积的冬柳原料特写,柳青在灯下画设计草图的手,烤弯定型失败散架的框架,李阿婆在指导藤条处理,爷爷在检查榫卯结构,周明在打磨藤条接口,半成品的椅背纹路特写,完工的“承物椅”在晨光中的全景,竹韵茶舍老板发来的确认收藏的微信截图。
配文只有一句:“根植于斯,生长于斯。每一道纹路,都有来处。”
意思很明白,他们清河柳编才是原创。
这条无声的动态,比任何慷慨陈词都更有力量。设计圈和关注者的评论迅速挤满了评论区,支持和不平的声音淹没了之前少量的质疑。
拾光文创那边,像是诈尸一般又沉默了。
陈律师反馈说,对方收到函件后,没有任何正式回应,但之前气势汹汹的态度明显收敛了。
张磊再次冒充客户联系那家藤艺厂,对方销售的语气变得支支吾吾,改口称:“哦那款椅子啊……可能有点误会,我们暂时不生产了……”
“对方理亏,暂时退缩了。”陈律师在电话里提醒,“但要小心他们从其他方面施压,或者等待我们放松警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