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诺那边的沉默让所有人都有些不安。那毕竟是能带来资金和发展的省城大公司啊!
第三天下午,王婶终于忍不住,一边编着筐,一边小声嘟囔:
“这……这要不就算了?人家大公司可能就这规矩呢?咱们这么硬顶着,万一黄了……”
周明立刻反驳:“王婶!那是卖身契!签了还不如黄了!”
王婶:“我这不是怕没筐编嘛!一个小四万呢!”
王宝贵说:“姑,你可别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瞎操心,手头上的能干完就不错了!”
王婶瞪了她一眼“小小年纪没个上进心!”
王宝贵举起手里正编着的椅子面:“姑,我现在也是能上手编合格柳藤椅的匠人了,还不上进?”
柳藤椅第一期订单还有7个未完成。
柳青在工坊成员中又选出五个人,由爷爷和李阿婆亲自指导编织柳藤椅,防止以后订单多了忙不过来。
开工一个月,工坊发展到40人。她本打算合同签成后再招一批学徒,如果和程诺那边谈不好,就只能等一等了。
这天大学生村官江韩过来送了一份关于柳编创新大赛的文件,不是先前说的县级的,而是国家级,国家组织的。
他得知与拾光文创的合作可能出现变数,并没表现出意外,反而透露了另一个消息。
省里正在遴选“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建议工坊积极申报,若能选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