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青丘狐传说》的拍摄档期很短,但齐良的片酬并没有降。和《无心法师》一样,都是六十五万。
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讲,相当于是他升值了。
两部剧片酬超百万,这还没算上《最好的我们》以及后面可能接到的其他剧。
难怪当初王传军还是个三线演员的时候,就敢说“最穷的时候卡里只剩下一百万”。本以为是夸张,原来是写实。
当然,齐良的情况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没有公司,拿到的片酬除了交税外全都是他自己的。
换了别的新人演员,和公司签个三七的合约,一百万最后实际能到手可能就剩十来万。再像后世各大平台层层加码堆叠,搞什么专项约、分约,那被榨取的就更离谱了。
齐良就记得曾经见过一个新人,身上背着五份分约,相当于背后有五家公司在分钱。平均赚一百块钱的话,最后实际能到手的也就五块。
要不圈里为啥老说出名要趁早,红利期被吃完了你再进场,那就只剩下被剥削的份。
不过签公司肯定有签公司的好处,除了那种纯粹骗子外,大部分公司不管大小,多多少少总能给些资源,这对于刚入行的新人来说是很珍贵的。
毕竟不是谁都像齐良一样有重生外挂在身,实在接不到戏了,还能靠人气去蹭那些小成本的“黑马爆款”。
片酬高了自然是好事,不过如此一来,一个新问题摆在齐良眼前,那就是得抓紧时间注册工作室了。不然这百来万的片酬全按照个人所得交税,就是税务局来都得夸他一句“好冤种”。
除了注册工作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