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亲手参与到如此伟大的事业中,能用自己的所学,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去攻克那最艰难的堡垒,这本身就是他们投身科研的初心。
然而,当那股初始的、滚烫的热血渐渐平复,当理性重新占据高地,他们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清单上的每一项技术时,一种更为深沉的无力感,开始从心底蔓延开来。
即便是他们,也深知其难度。
“太难了……”
钱立群院士的指尖,几乎要触碰到那行冰冷的文字——“钍基熔盐反应堆小型化”。他眉头紧锁,那沟壑纵横的额头上,写满了凝重。
他没有对何宇或者负责人说,更像是在自言自语,声音里透着一股无法化解的艰涩。
“这个项目,我们国家的相关院所,已经秘密攻关了二十年。二十年啊……几代人的心血,最终在理论层面,都走不通。”
他抬起头,眼神里是科学家面对客观规律时的绝对坦诚。
“即便有龙海大学现在这些顶尖的设备,有‘龙之心’的算力支持,想要从零开始,重新构建理论模型,再到模拟验证……我最乐观的估计,也需要五年时间。这还是在一切顺利,不走任何弯路的前提下。”
五年,对于一个国家级的尖端项目而言,已经是一个奇迹般的速度。
但清单上,这样的项目,有三十五个。
“光刻机就更不用说了。”
另一位头发稀疏的光学专家,发出了一声近乎叹息的苦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