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了!这次失败简直完美!”
他们庆祝的不是模型的建成,而是这场预料之中的、华丽的毁灭。
一个男生冲到废墟前,指着一堆断裂的木棍,兴奋地大喊:
“我就说这个拱心石的角度不对!你们看,应力完全集中在这里了!”
另一个满手胶水的女生也蹲了下来,捡起一截断裂的桥身,大声分析道:
“是材料强度问题!我们的‘胶水’粘合力根本不够!模拟的石材强度太低了!”
那位来自历史系,一直坚持“学术严谨”的女生,此刻也激动得满脸通红,她指着废墟的一角,声音都在颤抖:
“不,你们看!你们看!和史书记载的一模一样!是从左边第二个桥墩开始崩塌的!我们完美复现了历史!”
这个夜晚,失败不再是那个让人恐惧、焦虑、自我否定的可怕魔鬼。
它变成了一次可以被研究、被分析、被庆祝的宝贵经验。
这个看似“瞎折腾”的社团,意外地成为了龙河大学里,一个最热门的学生压力释放点,一个用亲手实践来验证课本理论的狂欢之地。
无数因期末项目受挫而倍感压力的学生,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共鸣和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