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推托之辞耶?”管宁见事已至此,不可推却,只好应允。太史慈与使者大喜,急令人备好车马,护送管宁去长安。我在长安闻听管宁来到,欲收天下士子之心,急率众文武出城二十里相迎。众文武也早闻管宁贤名,见我如此器重,也不敢怠慢,一见管宁车马来到,急忙肃立相迎。车马停稳,使者急忙上前回报道:“回秉大王,属下幸不辱命,请得管宁先生回来交旨。”我喜道:“汝办事有功,孤定有重赏,先且退下。”使者大喜而退。此时车中跨出一人,身着儒衫,看样子四十中旬年纪,儒雅宽仁,风度不凡,却显得风尘仆仆。我料想便是管宁。急忙走上两步,一躬扫地道:“未学蒋锋蒋振华恭迎管宁先生大驾!先生一路辛苦!”管宁呆了一呆,显是未想到我如此礼重,急忙回礼道:“宁草莽野人,何敢蒙大王如此厚礼。”我笑道:“先生才名,天下皆知,锋何敢怠慢。何况先生即将为我子之师,师即是父也,与锋同辈,礼当如此。”管宁这种清高的文人就是吃软不吃硬,顿时感动得一塌糊涂,急忙道:“久闻大王贤名,礼贤下士,宁今日一见方信名不虚传矣。宁敢不效力教导世子耶!”我大喜,将身后诸文武一一介绍,管宁一听都是天下知名文臣武将,不敢怠慢,一一见礼。诸文武见我甚为看重管宁,也不敢摆架子,个个恭恭敬敬与管宁见礼。我见诸人见礼毕,便请管宁同归长安。至秦王宫中坐下,我与诸人陪管宁稍座,谈诗论词甚为融洽。
不久,两位夫人闻管宁到来,即领四位子女前来拜见。我谓四个孩子道:“这位管宁先生为当世大贤,才学誉满天下,今后便是汝等文学授业恩师,汝等事之如父,不可怠慢。还不速速过来磕头拜师。”四个孩子从小便受我影响,对人并没有王子之架子,听我令急忙跪下行拜师之礼。管宁见四个孩子如此懂事,急忙扶起道:“大王放心,宁必定竭诚尽力,教导诸位王子、郡主。”我喜道:“即如此,小犬及小女日后便要拜托先生啦。”管宁连忙领命。我接着道:“孤常闻‘兼听则明,旁听则暗’,在座诸公多有文才出众者,日后如有空闲,请务必前来尽展胸中所学,教导世子等,以期日后诸王子能够担起国家重担。”诸文臣急忙称是,当然啦,即便能为一日之帝师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啊。我接着道:“为君者,只通文会显得懦弱,王霸之气不足,故须习武。一则强身健体,二则可以知晓军事,领兵征战。文武双全,方才是真正帝王之道。故请子龙及孟起为诸王子之师,教导其兵法、武艺,望勿推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