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岳微微躬身。
这时,丞相王文渊轻咳一声,出列道:“陛下,凌公,如今狄人新败,北境暂安,实乃可喜。然,狄人使者此刻就在鸿胪寺,其所提……划界互市、赎回战俘之请,亦需尽快定夺。久拖不决,恐生变故。”
话题终于引到了众人最关心,也最棘手的问题上。
枢密使赵崇,一位面容冷峻的老将,冷哼一声道:“王相此言差矣!狄人狼子野心,此番大败,乃我将士浴血换来,岂能轻易与之谈判?所谓划界,无非是想蚕食我疆土;所谓互市,不过是换取喘息之机,他日卷土重来!依老夫之见,当趁其新败,集结兵力,出塞扫荡,永绝后患!”
“赵枢密使壮哉!”立刻有几位武将出声附和。
王文渊却摇了摇头,语气平和却坚定:“赵大人勇武可嘉,但岂不闻‘国虽大,好战必亡’?北境一战,我军虽胜,亦是惨胜,边军精锐折损近半,国库消耗巨大,亟需休养生息。此时再启大战,劳师远征,胜负难料,若稍有闪失,恐动摇国本。狄人提出谈判,虽未必诚心,却也是我方争取时间、恢复元气的机会。”
“王相莫非是怕了狄人?”赵崇语带讥讽。
“非是惧怕,乃是务实。”王文渊不为所动,“陛下,臣以为,谈判可谈,但底线必须坚守。划界绝不可让步,互市可有限度开放,需严加监管。至于战俘赎回,亦可商榷,但需狄人付出足够代价。”
文臣一派大多点头赞同。朝堂之上,立刻形成了文武对立、争论不休的局面。
梁帝听着双方的争论,眉头越皱越紧,目光最终投向一直沉默的凌震岳:“凌爱卿,你久镇北境,与狄人交手最多,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