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军旗穿行在各个部落间。宣读征兵令,大秦武安君要招募一支属于他的草原仆从军,所有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都可以去大营应征,一旦被选中,他们将每月领到三个金铢的军俸,而他们的家人也将被收做大秦武安君的部众。
崇拜强者是草原人的天性。对于投靠的部落而言,李昂过去是他们地噩梦,是可怖的杀人魔王,那么现在李昂就是他们的守护神,能够成为他的士兵和部众不仅是荣耀,更是代表着他们从此可以无忧,因为没有人敢冒犯这位自大秦太祖皇帝以来在大草原上凶名最著的武安君。
无数的男子从部落走出,带着他们地刀和弓箭。在部落头领的带领下,向着大秦的大营涌去,他们都想成为李昂的士兵,跟着这位武安君大人建功立业。做一个勇士。选拔整整进行了半个月,前来应征的二十多万人里最后只有十五万人被留了下来,和先前投诚李昂的七万各族俘虏混编,驻扎在原匈奴人大营接受训练。而他们的家人也被收容到距离大营的附近驻扎,如此一来,这投诚地八十万人中有近五十万人成了李昂的部众,而且那些青壮全被他收入麾下,那些剩下的人都不怎么强壮,也不怕他们日后反复。
十一月时,从河中赶来的新教徒开始向这五十万人开始传教,同时教授他们学习汉字,并使他们忘记原有地历史和信仰,不得不承认王猛是个不折不扣的治国之才,在李昂不在的半年间,他将河中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利用迁徙的河东商会在河中扩建工坊,并借着李昂对波斯人的影响,一口气将原本丝路上的买卖占了近三成,虽然这让宛州商会这些靠丝路吃饭的商会大为光火,不过此时李昂正是如日中天,谁敢去找这位铁定会封王的武安君麻烦,那不是自己嫌命长了要讨棺材睡。于是宛州商会索性大大方方地找上了王猛,要求合作,共分一杯羹,王猛不敢自决,便趁着派遣传教人员的机会将这半年
情连同宛州商会提出的草案一并送了过来。
仔细看完王猛的手书,李昂想了想便在手书后写了‘君可自决’四个字,对于王猛他还是很放心的,写完之后,李昂看向了王猛派出的使节,那是个有着波斯血统的青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