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时若不彻底退下来,那他林海今后连“祈骸骨”机会都不可能有——而这还要看在他有递交投名状的路子,而今上也愿意放他一马前提上。
\n
他不知道林斐玉在波云诡谲京城里是如何运作,也没有想到今上当真高抬贵手,让他从两淮盐政位置上退了下来。
\n
林海想起作为今上心腹继任者那同情的眼光,不由面露苦笑。
\n
局外人还以为他这个上任两年不到的巡盐御史是败走麦城,被皇帝不留情面撸了个精光,却不知道这几月来他是如何心焦,担心今上必要得个好名声,让他林如海死在任上,再来接手摘果子!
\n
他看着眼前一年温和青年,喟叹道:“何止是黛玉的心病,你便是连我的心病也治好了!”
\n
斐玉扫一眼好奇听着大人对话黛玉,莞尔一笑道:“先生可当晚辈是医者仁心,心善纯良?若这样想,可就错。”
\n
“先生自答应去往岱殊,没个十年八年,怕是下不了寒山,若在山上看见什么不顺眼事情,还恳请先生莫要惊惶,届时您责备晚辈,虽无妨,却也无用。”
\n
第56章 第五十六回
\n
自从听到斐玉这一番似打趣又似威胁的言论,林海心便悬了起来。
\n
他不是新出茅庐,眼空心大毛头小子,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本能形成了一种敏锐的政治嗅觉。
\n
脱离了对失而复得亲子慈父之情,林海以一种全然审视的态度再去观察斐玉,这才惊觉这个文质彬彬,温文儒雅的少年背后也许有着更令人惊讶的追求与筹谋。
\n
林海回忆起林斐玉唯一一次在他面前表露强烈的情绪,还是在他初到淮扬不久时,二人谈及元拙一事,斐玉质问他受命于今上还是上皇,态度十分不敬,不仅如此,还大言不惭地说: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