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沛珊的才华,潘佳德敢肯定,她b最多待不了两年b这座小庙就再也容不下她!
等搞明白了海选的事,潘佳德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你说进入复赛后,就要通过投票来让观眾决定歌手的去留,可是这种付费买票的模式,我们从来没尝试过,这个具体该怎么弄?”
关沛珊又只得向他解释道:“付费投票的模式很简单,我们可以通过和报社合作,將票据印在报刊杂誌上,只要观眾有投票的意愿,他们就可以把票据剪下来,然后通过邮局寄到我们的投票点,每张票加价1元钱,到时候我们可以和报纸杂誌谈好分成,这就可以了。”
“如果有观眾不愿意邮递投票,我们也可以在各地专门设置投票点,只要缴纳1元钱,就可以购买一张票,然后填好名字之后直接交给工作人员。”
潘佳德想了一下,问到:“可是如果买报纸的观眾不想投票,又不想多冤枉钱买报纸,那岂不是会影响到报社的生意?”
关沛珊笑道:“这就要看各大报社的眼光了,事实上,我相信这个投票的规则出现后,对报刊杂誌的销量是有帮助的,因为很多观眾为了给自己心仪的选手投票,肯定不会只买一份报纸,到时候他们的销量,只会增长,不会减少。”
潘佳德却觉得她有点儿过於乐观了。
香港的报纸可不便宜,就以《明报》威力,这份报纸是金庸先生所创办,最初的时候刊登的大多都是小说和gg,因此价格不高,一份才2-3块钱。
但是因为明报的受眾有限,导致办了好几年,只亏不赚,也让金庸先生伤透了脑筋。
后来金庸和同事们商量,决定改版,《明报》不再只刊登小说、短篇等文章,而是將时政、財经、娱乐八卦等內容也加了进来,於是明报的销量开始突飞猛进,到了88年左右,已经成为香港排名前五的报刊。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